工业记忆,文化传承:北京朝阳倡议发起成立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
老旧厂房是城市的“文化富矿”和“金山银山”。近20年来,北京市朝阳区通过文化创意方式改造利用老旧厂房,实现工业文明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创新性融合,已经成为国内老旧厂房保护利用的先行区域,成果显著。为总结推广经验,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和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倡议,联合国内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先进城市(城区)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等智库机构,正在筹设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简称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
“我们希望通过搭建全国性的、行业性的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协同发展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朝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全国首个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将于8月正式成立
北京市朝阳区和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倡议,经友好协商,拟联合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的相关城区和湖南省长沙市、云南省昆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唐山市等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先进城市(城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等智库机构和798艺术区、751时尚设计广场、莱锦创意产业园、郎园Vintage文创园、上海8号桥、杭州LOFT49文创园、重庆中复北仓文创园、成都东郊记忆音乐园等50个国内老旧厂房转型升级的知名文化产业园区,以“工业记忆·文化传承·城市更新”为主题,将于今年8月18日在北京朝阳规划艺术馆,联合举办“2018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研讨活动”。
记者了解到,研讨活动主要包括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主题展、主题研讨会和成立联盟三项主要内容。联盟将搭建全国首个全国性、行业性、非盈利性的老旧厂房保护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协同发展组织平台,在推动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传承创新发展,促进城市更新转型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将对城市老旧厂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文化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朝阳区诚挚欢迎全国各城市(城区)及老旧厂房转型升级的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参与到联盟建设中来,共同携手搭建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北京市朝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朝阳已有57家老旧厂房转型升级改造为文创园
随着城市功能转型升级,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推进,北京市高度重视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大力推动城市风貌提升和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798艺术区为标志,北京老旧厂房的文化再造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探索和提升转变过程。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腾退老旧厂房达242个,已经转型利用的老旧厂房占地面积601万平方米,正在转型改造的占地138万平方米。其中,朝阳区作为北京市曾经的纺织、电子、机械、化工、汽车五大工业基地,老旧厂房资源丰富。
“通过规划引导、聚焦高端、政策保障、典型示范、精准服务、规范管理等发展举措,朝阳区携手企业培育出以当代艺术展示交流为主的798艺术区,以时尚设计产业创意和展示发布为主的751时尚设计广场,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为主的郎园vintage文创园,以高端工艺品展示交易为主的懋隆产业园,以文化传媒业为主的莱锦产业园,以电影产业为主的铜牛、东郎产业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老旧厂房转型的品牌文创园区。”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他还表示,“经过多年探索,目前朝阳区已经初步探索出工业遗存转型的4种模式——艺术家自发聚集发展、政府提供管理服务的‘798模式’;产权方与专业机构联手打造的‘751模式’;政府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的‘朝阳规划艺术馆模式’;在政府引导下,由国有企业组建新的运营团队进行整体改扩建的‘莱锦创意产业园模式’,为全国老旧厂房改造转型发展文创园区提供了有益探索和经验借鉴。”
据悉,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57家老旧厂房转型升级改造为文创产业特色园区,改造建筑规模281.7万平方米,形成文化创新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老旧厂房腾笼换鸟、华丽转身的典范。
文章来源:人民网
END
美 编 | 侯雪彤
推荐阅读